资源整合能力,成就了一位唐朝富商 | 中国古代商业史

发布时间:2022年09月14日 来源:砺石商业评论 作者:刘黎平 浏览量:990次

导语:商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中国古代也有着很多杰出的商业人物,但较少被世人了解。为了归纳这些源自古代的商业智慧,以启示当下,『砺石商业智库』策划了《中国古代商业史之商业人物》系列,以飨读者。本期分享的是精于整合各种资源的唐朝富商窦乂。

刘黎平 | 作者 砺石商业智库 | 出品

隋唐之繁华,胜过两汉,尤其是唐朝,国力之强,经济之盛,完全成了古代中国的骄傲,即使在今日,我们还是以大唐为荣,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唐朝的商业。

唐朝的商业,亦胜于两汉,至少在海上贸易上,两汉乃至春秋战国,是无法相比的。

然而,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和春秋战国两汉相比,商业更发达的唐朝,却没有出现一个权威的经济学家和一个身兼天下使命的富豪。

在春秋时代,一些富商几乎就是天下的顶梁柱,为众生所仰望,诸如为越国复国立下伟功的范蠡,穿梭于诸侯之间决定天下格局的子贡,还有独创经济学理论的白圭,为郑国存亡争取宝贵时间的弦高,为秦一统天下奠定基础的吕不韦,以至于到三国时期,刘备的最大赞助商糜竺,也为三足鼎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
他们既是卿相,又是商人,历史地位极高。

而一到唐朝,这些璀璨如星汉的人物不见了,士与商的界限似乎更明显,商人不再在魏阙发挥巨大影响,史料的记载也极为稀少。

只有一些笔记野史里,能找到他们的痕迹。

这些商人的事迹,更符合大众对发家致富的期待,边缘史料里更详细地记录了他们在商场的成长史。

例如温庭筠小说《乾巽子》里提到的窦乂。

创富神话,从一车丝鞋起飞

窦乂是扶风人,并非毫无倚靠的贫民子弟,他的姑姑们都嫁得不错,是皇亲国戚,同时,他的伯父是朝廷的检校工部尚书。

这个官职对窦乂很关键。

在官吏亲戚的包围当中,窦乂的人生道路却没有按照已有门第的框架走。他的人生偶像是端木赐,即孔子的弟子子贡,春秋时代的大外交家和大商人。

“有端木之远志。”

创富故事从一车丝鞋说起。

窦乂的亲戚张敬立,曾经任安州长史,他回长安的时候带回来几车安州特产:丝履,即丝制鞋子,在当时应该是时髦货。

亲戚家的孩子们纷纷抢着符合自己尺寸的礼品,窦乂却一动也不动,等大家抢完了,剩下一车尺寸不符的,窦乂却说:我都要。

大家都不解,窦乂也不解释。

鞋子,不一定都是用来穿的,在窦乂看来,这就是一车创业资本。

他把剩下的鞋子去市场上卖掉,赚得五百钱。钱不多,在唐朝够买两把铲子吧。

他真的就买了两把铲子。

晚春的长安,一片飞絮,诚如韩愈诗云:“杨花榆荚无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飞。”在大诗人韩愈的眼里,这些榆荚是没有什么文化价值的,像雪片一般无聊地漫天飞舞。

窦乂却不这么看,他居然收集了一大堆。

铲子和榆荚,两个元素叠加,和财富有何关联?

窦乂然后去了伯父那里。

铲子、榆荚,再加伯父,到底有什么关联性,共同指向一个什么目标?

因为窦乂的伯父是朝廷命官,能给他提供能让铲子、榆荚发挥作用的场地。

他向伯父借用褒义寺,理由是:读书。

书生总爱在破庙用功,伯父自然而然答应了。结果,窦乂不是去读书,而是去种树。

从史料的描述来看,窦乂是个极其专业的农业专家,他开地播树种,每一个树种的占位是“广五寸,深五寸”。在疏密度上很有讲究。

接下来,他对长出来的树做了三步处理。

第一步,到第二年,榆树已经密密麻麻上千株万株,长三尺余,窦乂进行了第一轮淘汰,留下那些茁壮笔直的,砍下来的那些分别捆好,每一捆直径二尺余,总计一百多捆,在当年秋天出售,作为劣质柴火,也赚了一千多钱。

窦乂的手法很老辣,很专业,剩下的榆树,其相去距离为三寸。

第二步,是在第三年,榆树直径已经有鸡蛋粗,窦乂又进行第二轮淘汰,将枝条稠密的留下,砍伐下来的有二百余捆,这些相对于去年的劣质柴火,档次又高了一层,因此售价是去年的好几倍,“此时鬻利数倍矣。”

每一轮淘汰下来的,都能换取利益,而留下来的则换取大利。

第三步,到第五年,剩下来的榆树都长成了大材,于是卖为建筑材料和造车材料,“取大者做屋椽……皆堪作车乘之用”,这一次赢利就大了,达到三四万钱。

这才算是窦乂的第一桶金。

从此,窦乂过上了富豪的生活,然而,他在创富路上的步伐并没有停止。

他的下一步,依然还是超出一般人类的思维,不可琢磨。

脑洞大开的唐朝新能源产品

从一车鞋子到两把铲子、一袋榆树种子、一座寺庙,然后再到榆树园,最后到三四万钱的财富,窦乂的创富元素看上去都似乎不关联,全是跳跃性的,但是一到兑现阶段,则显得逻辑严密。

接下来的经营跳跃性更大,可以说是很散乱,唐朝人永远猜不到他在做什么,要获得什么?

我们看看组成窦乂第二轮事业的各种散乱元素。

首先是袋子。

他买了大量蜀地的青麻布,制作成小袋子,然后叫来长安城中的小孩,把袋子发放给他们,任务是到了冬天的时候,要往小袋子里装满槐树子,交到他这里来。报酬是每天给他们每人三个饼子,十五文钱。

接着是麻鞋。

窦乂首先是买了新麻鞋几百车,接着又发动长安城的人收集旧麻鞋,每三车旧麻鞋,就能换得一车新麻鞋。

整个收集过程当中,收集者是有利可图的,因此积极性很高。

第三个元素:碎瓦片。

窦乂又购买碎瓦片。

第四个元素:油靛。

这四个元素看上去是毫无关联、互不搭边的,但窦乂在全部收集之后,进行了整合。

整合的过程有点繁琐,这里就不重复描述,总之,破麻鞋,油靛,碎瓦片,槐树子,全都捣碎糅合在一起,又加热,在石臼中弄出来,手工糅合,冷却成型。

合起来变成了一种新的事物:法烛。

要此法烛何用?

历史给予了答案,唐德宗的时候,某一年的六月,京城大雨,交通不畅,燃料奇缺,估计终南山的卖炭翁也无法运炭进城,一时间燃料价格大涨,涨也买不到。

关键时刻,窦乂开始出售他的最新能源产品:法烛。

法烛的燃烧力度,利用程度,都比普通的木柴木炭要好,因此大受欢迎,这种产品长三尺,直径三寸,总计一万多条,全部被抢购一空,每一根的价格为一百文钱。

几个看上去相距万里的材料,糅合在一块就成了耐用的新能源,从这一点看出来,窦乂是具有科学思维的理工型人才,集发明专家和商人于一身。

从《乾巽子》的记载来看,窦乂的经营范围极其广泛,在种植木材,制作新能源获取巨额财富之后,他又转向了房地产。

窦乂相中了长安西市秤行南面的一块垃圾堆放洼地,大概十来亩,人称小海池。窦乂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了下来,接下来就是改造地貌的事情,他用的是“有奖投篮”的方法,即在洼地上树立一些竿子,竿子上树立幡子,然后以煎饼和团子为诱惑,让长安城的小孩用瓦片投掷幡子。

不用说明太多过程,我们都会明白,在煎饼的诱惑下,洼地很快就被填平了。

“不逾月,两街小儿竞往,计万万,所掷瓦已满池矣。”万万,应该投掷人次以亿来计。

长安城里,总是有窦乂用不完的劳力,而且积极主动。

填平洼地,改造地形之后,这里就开发为商业房地产,经过测量施工,建了十多家店铺出租,每天租金收入上千钱。而且这不是故事,而是长安商业房地产史上的事实,到晚唐,温庭筠记载窦乂的商业故事时,窦乂开发的店铺还在,称为“窦家店”。

窦乂是唐德宗时候的人,活动时间应该在公元770年到公元800年之间,而温庭筠生活在公元800年到公元882年之间,相隔约半个多世纪,而“窦家店”犹在,说明其经营时间颇长。

洼地,煎饼,瓦片,看似毫无联系,却做成了一个商业房地产奇迹。

窦乂的步伐到长安房地产这里,还是没有停止,接下来他继续走在创造商业奇迹的路上。

发财轨迹,离不开木材

窦乂把目光集中到了一个叫李晟的高官身上。

简单介绍一下李晟。

李晟在民间名气不大,但在中唐时期位置很重要,当年唐德宗差点被叛军逼死,是李晟等人苦苦支撑,力挽大唐于既倒,其功劳不在郭子仪之下。

所以,李晟的政治地位很高,权势很大。

窦乂就是看中了这一点。

而李晟当时看中了隔壁一所宅院,想将其改造成马球场,正在犹豫之间,有人将这宅子盘下来了。

是谁先下手?

就是窦乂。

窦乂盘下来之后,带着房契,拜访李晟大将军,要将这套宅子送给李晟。李晟何等聪明之人,于是就问窦乂:

说出你的用意。

窦乂说,仅仅仰慕将军而已。

李晟哪里不知道这个商人无端献殷勤的目的,于是就留了个心思。

果然,不久,交易来了,窦乂召集京城一些富商,问他们的子弟在京城想不想谋个肥缺,他可以和李大将军沟通。

转身之际。窦乂将富商们委托的名单交给李晟,当然,这份名单的卖价是金钱数万。

李晟二话不说,都按照委托人的心愿一一给了回报,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
“各置诸道膏腴之地重职。”

窦乂以送房产为手段,完成了一次权力寻租,而且是主动替李晟寻租,将其架在一个不得不答应的位置上。

从这个案例看,唐朝中期政治腐败,权力寻租很普遍,即使连名将良臣也难免。

所以,要带着批判否定的眼光去看这则创富故事。

最后的一则创业故事,还是跟宅子有关。

长安崇贤里有个叫曹遂兴的中郎将,堂前有一棵参天大树,长得很嚣张,已经侵蚀到大堂。这让主人很尴尬,不砍的话,任由其生长,则有碍堂屋的敞亮,挤压居住的空间,如果砍伐的话,则可能因为操作不当,树倒屋损。

正在犹豫间,窦乂来了。

窦乂说愿意解除曹大人的烦恼,将大树卸掉,而且不损大堂。曹遂兴大喜,给了窦乂五千工钱。

窦乂召集了工匠,拟定了一个安全砍树的方案,即从树枝开始削砍,沿着一路再砍树根,在砍之前,就将树木模块化,分成若干个二尺见方的区域,按照这个格局砍伐,安安全全地将整棵大树纹丝不惊地卸掉了。

窦乂赚的是这五千的卸树费吗?

非也,窦乂将大树卸成无数块二尺见方的木头后,稍加制作,就做成了骰子,卖到博彩业行,又大赚一把。

窦乂的产业似乎主要都体现在商业地产上,在长安有千余处产业,每家店市值千余贯。他将产业交给其他人打理,也不问利息。

窦乂的市场思维明里看上去很松散,前面讲到的鞋子、铲子和寺庙,似乎散漫无逻辑,最后却营造了赢利颇丰的木材业。

接着就是旧鞋、碎瓦、槐子、油靛,也是一堆看似无序的零件,却在他天才般大脑的运作下,组合成了耐用好卖的新能源产品。

宅子里的大树,博彩行业的骰子,这两者的材料与制成品的关系,在窦乂的脑子里迅速完成对接。

作为商人,要敏锐地观察到每一件物品的商业价值,市场价值,这毋庸置疑,但窦乂更高一层的是,他能迅速从散乱无逻辑关系的物品中找到它们商业属性上的相关性,组合成一幅新产品图。

没有关联性的事物,被他组接成一个容量巨大的市场。

市场版图,似乎也是一个积木图,找到了积木之间的内在逻辑,按照这个逻辑组装,就会出现新的盈利曙光。

唐朝的李白是诗仙,诗歌上天入地,无所不至,而窦乂的商品思维也是如龙如仙,无所不能,姑且称他为“商仙”,也不过分吧。

— END —
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砺石商业评论客户端,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。

0 0 0

有话要说

超天才网©2017 www.supergeniu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

联系我们| 加入我们| 法律声明| 关于我们| 评论互动

超天才网©2013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-2 京ICP证130304号

关注我们: